全球化下的藝術教育:哪類學生被看重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3-12-30]
“各位院長,對申請到貴校留學的學生,你們最看重他們的哪一方面?”在研討會期間的“與國際校長面對面”講座環(huán)節(jié),國際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網(wǎng)絡聯(lián)席主席托尼·瓊斯教授“代問”的這個問題提給了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副校長克里斯托弗·溫賴特(Christopher Wainwright)。
“在申請接受藝術教育的學生中,我希望招到的學生是能透過其作品看到他(她)是個有意思的人?!笨死锼雇懈ァ刭囂厥紫忍岢隽俗约旱睦斫?。在他看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背景,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這一切都體現(xiàn)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我希望看到一些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學生,即他(她)對這個世界有著獨到的認識?!?br/>
冰島雷克雅未克冰島藝術學院院長弗麗達·英瓦爾斯多蒂爾(Frida Ingsvarsdottir)表示,該校鼓勵學生發(fā)揮自身特點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支持藝術與實踐活動生產(chǎn)相結合進行特色式教學。在她看來,藝術院校的責任是把藝術推廣到公共領域之中,而不是只做學術研究。
英國雷文斯般藝術學院院長羅賓·貝克(Robin Baker)表示,在數(shù)字技術的沖擊下,當代藝術教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學院需要看到這種變化,并在這種變化下積極轉型,引導學生適應、改變和自我突破。
在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徐冰的眼中,“藝術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它讓一部分人始終處在頑童階段,由此補充人類理性和邏輯思維缺失的部分?!毖卮怂悸?,藝術學院培養(yǎng)人才的方法雖然各自有不同,但有一個東西是共同的?!熬褪且龑Ш凸芾磉@部分人群,以使得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保持這種頑童的品質?!?br/>
徐冰同時提醒,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獨特的創(chuàng)造方式,藝術院校應該教給學生如何處理個人創(chuàng)造與社會性之間的關系,讓二者之間有一個更合理的關系。
全球化下藝術教育走向哪兒
“大家看到一個基本的趨勢,世界正在走向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同時看到各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學校,在這個過程中在追求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形式?!比蚧厔菹碌乃囆g教育到底該走向哪里,參會的各藝術學院掌門人有著自己不同的理解。
“我們之所以聚在一起是因為我們來自同樣一個圈子——藝術教育。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意識到我們各自所在的機構,有很大差異?!笨死锼雇懈ァ刭囂匾宰约核诘挠鴤惗厮囆g大學舉例說,“我們也有學生來自于中國,學生構成國際化,文化具有多樣性,當然這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挑戰(zhàn)。”
如何應對這些挑戰(zhàn)?在克里斯托弗·溫賴特看來,一個大學要獲得國際關注,或者希望有學生到你這里來學習,要考慮一些活動交流的項目等。“我們采取的是以學生體驗為中心的課程設置。學生常有這樣的一種期望,就是學校教他們什么東西,但是我們希望發(fā)展他們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或者說是批判性的思維,這樣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些經(jīng)驗或在互動當中獲得最大的收獲?!?br/>
弗麗達·英瓦爾斯多蒂爾也以自己所在的冰島雷克雅未克冰島藝術學院為例指出,因為該藝術學院是新建的,所以老師幾乎都在國外受過教育?!袄蠋熡性诟鱾€不同國家的經(jīng)歷就意味著我們在教學和工作的方法上,有很多不同視角的討論及新的想法,這對學生來說是有益的?!?br/>
印度安貝德卡大學文化與創(chuàng)意傳達學院院長希瓦吉·潘尼迦(Shivaji Panikkar)表示,在過去的20年當中,藝術實踐的發(fā)展已經(jīng)超過了藝術教育的發(fā)展,這也是全球化發(fā)展的雙刃劍所造成的?!皩W校的目標就是實現(xiàn)融合”,不同的藝術形式之間要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融合,理論和研究同等重要。同時鼓勵學生使用新的表達方式,教學中注重新媒體、新技術的使用,使用跨學科的方法和視角。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