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師作品展舉辦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2-12-31]
2012年12月28日,“2012’水墨語境”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師作品展在廣西藝術學院南校區(qū)美術館隆重開幕,這是歲末迎新之際檢閱學院教師的團隊實力、學術水平和科研創(chuàng)作能力的一次展覽。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及各有關廳局領導、廣西區(qū)內外知名畫家、嘉賓,廣西藝術學院領導、中國畫學院領導等出席了畫展開幕式。
這次畫展的參展者包括了廣西當代中國書畫學院派的重量級人員,既有碩士生導師,也有青年簽約畫家和學術提名展的新秀?!八Z境” 的主題,引起參展者思考應該延續(xù)以往所見的中國畫樣式,還是實驗水墨的樣式,還是其他……中國畫學院院長余永健在展覽序言里講到“人們又常會糾纏于水墨畫和中國畫兩者的稱謂和內涵,但人們又習慣上認可了中國畫中水墨的特性和語言。我們的思考點應該在哪?許多參展者都有著以上的疑問,確實,我們組織者也難給予一個準確的回答,因為一個概念提出,不同專業(yè)的人都會從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和理解,而構建中國畫形態(tài)的方式,不能忽視其中的水墨語言多樣性。”所以在展出的近百福作品中,形式表現上既有傳統圖形樣式,也有探索和研究的嘗試。
“可以這樣嗎?”“我也可以……”創(chuàng)作者們紛紛試圖跳脫出慣常的題材和風格,很多作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廣西藝術學院院長黃格勝帶來的《百年圓夢》和《陽光璀璨》視角并不是其情有獨鐘的苗寨山川,而是時代發(fā)展下的城市圖景。擅長花鳥的余永健教授也在作品上來了一次傳統圖式的解構和重組,將鳥與花進行了分割下的特寫排列,由此思考古典形態(tài)下的不同情韻。伍小東教授的《隨形.探戈》畫面在繪制的墨格中通過筆墨的濃淡干濕,色塊的偶然變幻來傳達水墨如音樂般的跳躍感。以中國畫中特有的水墨材質為媒體和媒介,探索當代水墨的新方向,是本次展覽的初衷。
在畫展中我們看到,創(chuàng)作者們不僅僅是在做一個簡單的“跨界”墨戲,而是在利用中國書畫優(yōu)秀傳統積淀給予的養(yǎng)份,立足在水墨形態(tài)的方式和情韻里,探索水墨思維下的藝術創(chuàng)作,展開自己獨特的思考和理解。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