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5月18日電 (記者 韓宏)“山海有情·大漠鳴沙——在遼寧遇見敦煌”敦煌文化特展18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據遼寧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敦煌文獻的收藏主要集中在中國北京、法國巴黎、俄羅斯圣彼得堡等世界多地公立、私立博物館、圖書館中。就國內敦煌文獻的收藏數量而言,以京津、江浙滬以及甘肅地區(qū)較為可觀,而就文獻的價值而言,遼寧省博物館則堪稱敦煌文獻收藏的重鎮(zhèn)。
本次展覽由遼寧省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共同主辦,展出展品共計260余件(組),包括遼寧地區(qū)收藏的藏經洞流散珍貴寫本以及敦煌壁畫臨本等共計110件(組),其中90%以上系首次展出。展覽分為“敦煌的歷史與文化”“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在遼寧”“保護與傳承”四個部分。
展覽現場,補史書之闕的《春秋后語·秦語》,證實記錄莫高窟開鑿時間的《圣歷碑》,早期敦煌考古的重要文獻《敦煌千佛崖(莫高窟)全景圖》等展出,吸引了不少觀眾前來。
值得注意的是,遼寧省博物館藏敦煌文獻整理中新發(fā)現的《菩提達摩碑文》展出,該碑文前后內容完整且保留有標題,是前所未見的敦煌寫本全本,極其珍貴。
同時,還展出了《恪法師第一抄》。與敦煌藏經洞其它草書寫經相比,《恪法師第一抄》的筆法提按隨意,運筆自然流暢,章法有行無列,具有極高的書法價值,不僅是敦煌寫經中的草書經典,亦是遼寧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
文博愛好者陳晴來此參觀,她說此前沒去過敦煌莫高窟,僅通過紀錄片有所了解,但通過此展看到相關文獻和壁畫,沉浸式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感慨千年傳承。
據悉,“敦煌文獻系統性保護整理出版工程”與“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項目”成果也在展覽中呈現,此次展覽展期為3個月。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