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翡翠漲勢驚人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4-06-14]
翡翠為古今玉石之王。翡翠的質量和價值主要從其顏色、質地、透明度、純凈度等方面來衡量,其顏色以翠綠色為最佳,以質地細膩致密者為上品,以透過可見光的程度越清晰越好。與字畫、古籍相比,翡翠更便于保存,且得到世界公認;與房子、汽車和紅木家具相比,它易于轉移;與其它收藏品種相比,翡翠的價格穩(wěn)定且升值明顯,又具有極高的鑒賞價值。
上世紀三十年代有名的翡翠大王錢寶亭在高價購到了幾塊上好的翡翠后,既不加工也不轉手,而是用布袋收藏,隨時拿出來觀賞。翡翠的稀缺性決定了它特有的收藏和投資價值。要購藏翡翠保值,必須做到寧精勿濫,應挑選珍稀及種質上乘的高檔A貨翡翠,千萬不可貪圖便宜濫取一些種差工粗的低價貨,后者甚難轉手買賣或參加拍賣,市場承接力極弱,也很難升值和保值。
何以會有如此一說呢?翡翠主要產于緬甸及附近地區(qū),作為寶石礦藏具有不可再生性,由于開采過甚,資源日益枯竭,供需失衡使翡翠的投資價值日益顯露。近30年來,翡翠的價格上漲何止千倍,越是高檔A貨翡翠,上漲的幅度越大,中低檔翡翠的升值速度要慢得多。僅在1996年初,緬甸產的翡翠原料價格就翻了一倍,但依然難覓高檔翡翠的蹤影。40多年前,100多元港幣可買一塊上佳“老坑玻璃種”,現(xiàn)在動輒10多萬!
對于特級翡翠,其價格更是漲勢驚人,且在香港、臺灣等地還有很大市場,不愁沒有買家光顧。有資料顯示,1992年佳士德拍賣公司在香港以100多萬港元拍出了一串有27粒翡翠珠的項鏈,時隔5年后,同件項鏈再拍,價格就升到了3200萬港元。
近幾年,國內一些珠寶玉器拍賣會上,高檔翡翠制品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其升值之快,古董、郵票和書畫等其他投資品種難以比擬。(吳偉忠) 稿件來源:深圳商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