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河北北朝佛造像身患10余種“病害”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2-06-16]
邯鄲6月14日電(馬繼前 孟江)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在河北臨漳縣“會診”出土的北朝佛造像,14日稱,部分佛造像集10余種“病害”于一身。
2012年初,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鄴城考古隊,在河北省臨漳縣鄴城遺址東部,搶救發(fā)掘出一處佛造像埋葬坑遺跡,出土佛造像2895件(塊)。這是新中國第5次大規(guī)模出土佛教造像,也是目前所知新中國出土數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此次發(fā)掘突破了中國建國以來相關文物發(fā)掘的紀錄。
“因質地、年代和彩繪工藝不同,研究人員曾在一種貼金造像上發(fā)現十幾種‘病害’?!敝袊鐣茖W院考古研究所博士何利群透露,目前中國考古學者正針對這批文物特性制定詳細的保護方案。
目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派出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杜金鵬、漢唐研究室主任朱巖石、研究員趙超、王昊天、何利群等7名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國家文物專家組,為出土的2895件佛造像如何保護把脈“開方”。
何利群說,這批佛造像絕大多數是漢白玉造像,少數為青石造像,工藝精湛,造型精美。多數為背屏式造像,另有部分單體圓雕的佛和菩薩像。主要題材有釋迦像、阿彌陀像、彌勒像、釋迦多寶像、思惟太子像、觀音像、雙菩薩像等,多數造像依然保存有較好的彩繪和貼金痕跡。(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