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乱码,综合AV在线网播放,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object id="h9fx4"></object>
    1.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fā)現

      新疆于田古代佛寺遺址出土西漢“五株錢”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2-05-05
        烏魯木齊5月4日電 (孫亭文 劉善芳 韓文和)記者4日從發(fā)掘現場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和田地區(qū)于田縣發(fā)掘出一處古代佛寺遺址,并出土一批珍貴文物。其中有4枚完整銅幣,為西漢“五株錢”。


        佛寺遺址位于于田縣城西30公里處,拉依蘇水庫旁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是近兩年新疆文物普查時發(fā)現的。4月初,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派出一批考古工作者,由新疆考古隊牽頭,開展搶救性發(fā)掘。

        經過20多天的發(fā)掘,已初步發(fā)掘出獨立的建筑遺址面積300多平方米,為回廊式佛教建筑,出土物已確認一條9米多長,高50至100厘米的殘缺畫廊和一批陶片、獸骨、木構件、壁畫殘片,以及4枚完整銅幣和一些破碎銅幣。銅幣上鑄有“五株”字樣,為西漢“五株錢”,具有一定的斷代作用??脊艑<页醪酱_定遺址上限不會早于漢代,下限不會晚于唐朝,距今約1500年左右,應該在四、五世紀的南北朝時期,已把遺址命名為“拉依蘇胡楊墩遺址”。

        據介紹,遺址主要是佛教建筑和壁畫藝術,專家疑似壁畫藝術出自當時西域著名畫派“于闐畫派”。

        “于闐畫派”產生于南北朝時期,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佛教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產物,其代表人物尉遲乙僧,曾在內地長安、洛陽等地作畫60多年,與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等人齊名,其尤為擅長佛教人物繪畫,采用“曲鐵盤絲”繪畫技藝,主要進行釋證性繪畫和研究,具有明顯的印度繪畫風格和當地佛教壁畫藝術色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佛教建筑在新疆南部地區(qū)保存不多,這次考古發(fā)掘對研究和田的佛教建筑、佛教壁畫、佛教東傳和文物保護都具有重大意義。

        據了解,考古專家近日又在佛寺遺址旁邊發(fā)現一些民居遺址,目前佛教建筑和壁畫還沒有完全揭露出來,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將將派考古專家、遙感專家、繪圖專家和文物保護專家相繼趕來參加發(fā)掘。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