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作品展在京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24-07-21]
北京7月20日電(陳欣怡)“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作品展”開幕式19日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行。開幕式上,《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作品集》及《大眾篆刻十八講》新書首發(fā),內嵌芯片的中軸線智能印章亮相。
本次展覽以“印記北京中軸線”為主題,分為序篇、遺產中軸、文脈中軸、活力中軸四個部分。展覽通過篆刻的藝術形式,生動展現了北京老城從永定門到鐘鼓樓15個核心遺產景觀,體現出北京中軸線的建筑布局、空間形態(tài)和歷史文化價值。
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名譽院長駱芃芃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古老的北京城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象征,北京中軸線則是老北京城的核心區(qū)域,記錄了北京從古至今的發(fā)展變遷,承載了豐富的北京歷史文化內涵,是北京作為千年古都的最真實的見證。本次參與展覽的篆刻作品既保留了傳統(tǒng)技藝,也體現了時代創(chuàng)新,展現出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展覽展出的300多枚大眾篆刻作品,由專業(yè)篆刻工作者、大中小學師生、企業(yè)員工和科研單位職工創(chuàng)意設計和制作。作品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積極采用新字體、新材料、新工藝和新造型。其中,內嵌芯片的“印記北京中軸線”主題智能印章首次亮相中華世紀壇。
此外,“無比杰作”印章以鐘鼓樓和天壇為設計靈感,通過朱砂紅和陶瓷白展現天安門和華表的建筑造型,表達了梁思成先生對北京中軸線建筑遺產的由衷贊美;“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組印則采用人造水晶作為印材,將浮雕圖案嵌入其中,精巧別致,也引起了觀眾的關注和興趣。
由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和西泠印社編輯出版的《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作品集》以及由大眾篆刻叢書編委會編寫,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大眾篆刻十八講》兩本新書在本次展覽開幕式上首發(fā)。書中內容幫助廣大讀者在欣賞、了解大眾篆刻作品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對北京中軸線歷史和文化內涵的理解。
開幕式現場,主辦方向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市第三中學、北京小學等11所學校捐贈了大眾篆刻圖書,駱芃芃、徐承濤等篆刻藝術家將自己的篆刻藝術作品捐贈給北京京企中軸線保護公益基金會,希望讓更多公眾以篆刻藝術為橋梁,了解北京中軸線的前世今生。
“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作品展”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指導,北京京企中軸線保護公益基金會、北京歌華文化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主辦,展覽將持續(xù)至8月25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