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乱码,综合AV在线网播放,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object id="h9fx4"></object>
    1.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趙孟頫《臨黃庭經(jīng)》可看出什么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23-05-18

        700多年前,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寫下《臨黃庭經(jīng)》時,可能不會想到,這一書法作品,會被譽為“半部鑒藏百科”,開創(chuàng)一代新書風。

        日前,“沉泗之鼎 復現(xiàn)人間”趙孟頫小楷《臨黃庭經(jīng)》特展暨學術研討會在浙江杭州舉行,趙孟頫小楷《臨黃庭經(jīng)》于現(xiàn)場展出。

        趙孟頫是元代杰出畫家、書法家,其繪畫、書法和畫學思想對后代影響深遠。他一生臨古無數(shù),《黃庭經(jīng)》是其中之一。趙孟頫小楷《臨黃庭經(jīng)》據(jù)年款,系趙孟頫于元大德六年(1302)十一月三日,任江浙儒學提舉期間所臨。

        它包含了鑒定、鑒賞、題跋、生平、交往、行游、等內容,幾乎承載了鑒藏史上所有科目,堪稱“半部鑒藏百科”。

        趙孟頫寫經(jīng)始于大德二年,此后寫經(jīng)甚勤。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黃惇表示,這顯然與元成宗召趙孟頫寫金經(jīng)事件有關。他指出,在這次寫經(jīng)活動中,趙孟頫既確立了自己文壇領袖的地位,也為南方士人保護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并使之在元代發(fā)揚光大,尋找到了成功的途徑。這一成功,不僅使元代的書風為之一變,其影響、貫穿了趙孟頫后半生的藝術生涯。

        大德六年仍屬元初。元初期南方書壇一部分書家延續(xù)了南宋書家對唐宋尤其是北宋諸家的取法,另一部分則開始向魏晉復古,趙孟頫倡導的復古是當時書法發(fā)展的總體趨勢。

        國際書法家協(xié)會首席主席劉正成表示,趙孟頫小楷《臨黃庭經(jīng)》是趙孟頫新書風的奠基作之一。這種書風不僅影響了元代、明代,以及清康雍乾三朝的宮廷書法,還成了日常書寫范式,成為明清兩代流行范圍最大、流行時間最長的近古時代新書風。

        從藝術層面來看,此卷本另有趙孟頫于1322年4月重觀此卷所作的題跋。趙孟頫逝世于同年6月,該卷本堪稱絕筆。

        從書寫內容上,題跋內容涉及趙孟頫對臨帖的觀念,可填補趙氏書學思想研究的空白。

        趙孟頫在二十年后的重題,是一段書論,講“臨帖之法”,講“謹”與“肆”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在這段闡述中,“肆”指恣肆,“謹”并非指拘束,而是用筆規(guī)范、法度謹嚴,所對應的分別是宋代書法與魏晉書法的特征。

        “與其肆也寧謹”一句,提倡放棄對宋人的學習,改而取法魏晉。其后一句更是意味深長,“殆過于謹”四字似為自謙,他要表達的,是二十年前乃至今天,對“謹”的推崇。

        此卷傳承有序,有鄧文原、貢奎、龔璛三家題跋,這是趙孟頫“朋友圈”三位重要成員。

        中國書協(xié)學術委員會委員、淮陰工學院教授程渤以該卷的龔璛題跋為例,指出在書法上可看出龔璛對趙孟頫的亦步亦趨。龔璛的書法風格,也代表了當時部分江浙書家的觀念,即以對趙孟頫的學習代替對魏晉法則的學習。

        趙孟頫小楷《臨黃庭經(jīng)》在明清先后為華夏、項元汴、劉恕、許應鑅、張允中收藏。華夏是明中期江蘇無錫藏家的代表,他收藏過的書法名作有顏真卿《劉中使帖》、張旭《古詩四帖》、黃庭堅《諸上座帖》《李太白憶舊游詩卷》等。

        蘇州大學副教授王照宇指出,華夏所處的時期,正是中國社會商品經(jīng)濟大發(fā)展時期,商品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隨之帶來書畫交易的繁榮。這個時期出現(xiàn)的收藏家人數(shù)最多,某種程度上與此時社會風氣的變化有關。

        而另一位重要的收藏者項元汴,是古代著名的收藏家,其收藏的趙孟頫作品數(shù)量居于各代書畫家之冠。他在趙孟頫小楷《臨黃庭經(jīng)》上鈐蓋了75方藏印,并在明萬歷七年(1579)抄錄了古人的書論以示對這件作品的重視,借此闡述他對前人小楷的理解。

        杭州師范大學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陳根民表示,趙孟頫小楷《臨黃庭經(jīng)》的回歸,是近期國內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它也將對整個元代書法史的研究產(chǎn)生重大影響。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