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乱码,综合AV在线网播放,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object id="h9fx4"></object>
    1.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東方含笑 溫潤人心——2019年中華文化海外展覽掃描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9-12-15

      古樸的兵馬俑、精美的和田玉雕、珍奇的故宮藏品……鐫刻著中華文化印記,承載著東方哲學精神,雕塑、繪畫、書法、瓷器等藝術品是悠久璀璨的中華文明最好的載體。

        這一年,一場場中華文化展覽在海外接連呈現,展示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更打造出不同文明互學互鑒、美美與共的生動景象。

        東方神韻 與世共享

        在歷史回溯中追尋文化根脈,在藝術欣賞里激發(fā)心靈共鳴。

        4月22日,持續(xù)4個多月的《秦始皇兵馬俑:永恒的守衛(wèi)》在新西蘭國家博物館落下帷幕?!耙簧淮危 辈哒谷他愗惪āべ囁谷绱诵稳葸@一跨年大展的重要性。

        這是兵馬俑時隔16年再次來到新西蘭,展覽帶來10件兵馬俑真品、160多件西周至漢代玉石和青銅器等。

        開展當天一大早,許多慕名而來的新西蘭民眾就排起長隊等候入場。展覽通過投影、視聽技術,營造出來自東方古老莊重的皇家氛圍。

        “展出的兵俑彼此不同,細節(jié)表現展示了不可思議的個性和想象力。每次注視這些細節(jié),我都會被那種魅力感染到不能呼吸?!辟囁拐f。

        新西蘭退休醫(yī)生帕特·墨菲特說:“這個展覽非常‘中國’,從空間到布光,還有整體的色彩和音樂,充滿了我所理解的中國元素?!?br/>
        從秦朝到清代,時空跨越兩千多年,東方藝術之美打動當地觀眾。

        3月30日,反映清代宮廷生活的“鳳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藝術和生活”展在華盛頓拉開帷幕。乾隆為其母打造的巨大金發(fā)塔、宮廷像軸、畫卷、家具等165件(套)故宮藏品與美國公眾見面。

        3月15日至5月30日,“繁盛的中國18世紀”故宮珍寶展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乾隆坐過的龍椅、穿過的龍袍和繪畫、書法作品等百余件珍寶向俄羅斯公眾展示清代宮廷和政治生活場景。

        “故宮珍寶展非常成功。”克里姆林宮博物館館長埃琳娜·加加林娜說,“俄羅斯觀眾非常喜歡中國的展品。”

        活力創(chuàng)新 魅力非凡

        5月10日,“技藝中國”展在倫敦手工藝周開幕,集中展現蘇繡、水族馬尾繡等近20項國家級非遺技藝及金銀掐絲、琺瑯工藝等逾10種傳統手工技藝,讓觀眾零距離感受傳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中國手工技藝。

        蘇繡大師張平將刺繡技藝運用在現代服飾設計上,作品光彩奪目;通過3D投影技術向觀眾立體呈現巧奪天工的和田玉飾;創(chuàng)造性地將苗銀和馬尾繡運用于首飾和飾品制作,作品華貴典雅、精美神秘的藝術風格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

        倫敦手工藝周執(zhí)行總監(jiān)喬納森·伯頓對高度評價中國手工藝作品,認為這些作品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體現出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

        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需要保存者、守護者,也需要創(chuàng)新者、傳播者。

        1月30日晚,法國吉美博物館的外墻上,一串由燈光投影形成的爆竹被點燃,煙花、舞獅、微信紅包……一場主題燈光秀拉開了中國特色文創(chuàng)展覽的序幕。

        由中國建筑工藝“榫卯”轉化而來的三維解謎游戲、以國畫巨作《千里江山圖》為靈感創(chuàng)作的歌曲《丹青千里》、結合了世界名畫《蒙娜麗莎》與中國傳統工筆畫法而設計的扇面……中國“新文創(chuàng)”在巴黎上演了一場“博物館奇妙夜”。在場的法國文化界人士無不驚嘆:原來文物還可以玩起來、聽起來、動起來!

        今年初,騰訊集團與法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會啟動“國寶全球數字博物館項目”,旨在通過授權合作,將海內外博物館館藏的中國珍品文物以數字化形態(tài)呈現在網絡平臺上。

        法中文化藝術聯合會主席帕特里克·當布龍對此稱贊說,互聯網科技的應用,讓文化遺產重新獲得生機,也“激勵了青少年一代積極賦予當代與傳統文化藝術新的生命和活力”。

        拼靈感、玩創(chuàng)意,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為文明的發(fā)展與傳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燦爛悠久、獨具魅力的中華文明正以更開放、更現代的姿態(tài)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繁榮做出貢獻。

        交流互鑒 美美與共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

        近年來,中國在文物保護、博物館合作等方面與其他國家的聯系更加緊密,交流更加熱絡。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互辦展覽,雙方均拿出各自館藏珍品;克里姆林宮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議,在文物展覽、保護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

        2018年至2019年,希臘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互辦展覽。來自清朝乾隆時期百余件珍貴文物和300多件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水下考古文物在兩大文明古國交換展出,均獲得巨大成功。

        希臘總統普羅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說,相互尊重是文明對話的基礎,也是希中兩大古老文明能夠不斷相會的原因,希望這樣的文明對話成為全世界的典范。

        “我們希望將來能進行更多類似的合作,推動更多雙方互展,尤其是在文物保護方面加強經驗交流。”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館長季米特里奧斯·潘德馬利斯說。

        只有通過交流互鑒,文明才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秉持平等尊重、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中華文明期盼與世界展開更多對話,發(fā)現更多文明之美。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