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4月28日~6月28日期間,展覽“大雅寶胡同甲2號——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的傳奇”將在寶龍美術館展出。
大雅寶胡同甲2號是位于北京東城區(qū)金寶街和二環(huán)路相交的一處大雜院,最早為徐悲鴻重組國立北平藝專時的教師宿舍,新中國成立后改為中央美術學院(微博)的家屬院,曾住過葉淺予、戴愛蓮、滑田友、李苦禪、李可染、鄒佩珠、董希文、張林英、李瑞年、王朝聞等幾十位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上的名家大師。
而葉淺予、李苦禪、董希文、李可染、張仃等美術大家筆下諸多在美術史上堪稱經典的畫作,都誕生在這處不起眼的大雜院里。此外,大雅寶胡同甲2號的“居民”,還參與過新中國國徽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繪制與創(chuàng)作、“建國瓷”的設計燒制,甚至我們日常所見所用的人民幣,也有不少是出自他們的筆下……
這種與新中國建設、民族命運,以及中國美術史發(fā)展緊密相連的關系,使得大雅寶胡同甲2號成為了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的一處高地。
“重回”大雅寶胡同,首次大量展出“大雅寶”名家大師原作
“大雅寶胡同甲2號”系列展覽,由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總策劃,展覽通過詳實的文獻資料,為廣大觀眾講述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一頁,為回溯那段輝煌的歷史提供了鮮活的文化現(xiàn)場。首展曾于2016年5月在香港會展中心展出;第二次展覽于2018年2月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都獲得了廣泛的好評與支持。
此次在寶龍美術館展出的“大雅寶胡同甲2號——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的傳奇”,為第三回巡展,除了同樣以豐富的文獻形式講述曾居住在大雅寶胡同甲2號的主要藝術家及其代表作、日常生活、創(chuàng)作經歷等內容外,更有當年曾經生活、居住在大雅寶胡同甲2號的諸多名家大師:齊白石、徐悲鴻、李苦禪、吳冠中、黃永玉等諸位先生的大量原作作品,都將在這次的展覽中與公眾見面。
新增“活土匪”們作品,講述“大雅寶”人今天的藝術故事
先后入住大雅寶胡同甲2號的藝術家們,不僅一起創(chuàng)造了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的輝煌,也為中國現(xiàn)代美術奠定了良基;大雅寶胡同人的精神和氣質,也在他們下一輩人的身上不斷傳承與發(fā)揚。
黃永玉先生筆下那些曾經淘氣的“活土匪”們(大雅寶胡同甲2號的下一輩),如今年長者已過古稀之年,在他們的身上多多少少可以看到父輩們的影子。所以在此次展覽中,還特別增加了當年“活土匪”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如徐慶平(徐悲鴻之子),李小可(李可染之子),李燕(李苦禪之子)、張朗朗(國徽設計者張仃之子),彥東(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創(chuàng)作者之一彥涵之子)、韋紅燕(韋江凡之女)等,均有精品畫作展出,以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向父輩們致敬,也用自己的精品力作向上海的觀眾們講述“大雅寶”人在今天的藝術故事,展現(xiàn)豐富多彩的大雅寶傳奇。
此次寶龍美術館的“大雅寶胡同甲2號——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的傳奇”,也是該系列展覽首次在上海展出,從名家大師原作首次大量展出,到新增加下一輩的藝術作品,都是希望讓上海的大眾了解那個漸漸遠去的時代,那些創(chuàng)造了新中國藝術輝煌的英雄們。他們雖然有著不同的藝術道路和觀點,卻在大雅寶胡同里和諧相處,互相尊重、理解;他們是中國美術的一代宗師、是中國文化的一代宗師,所創(chuàng)造的成就一直默默地服務于國家和社會,被后人享用。而作為創(chuàng)造者,其中的大部分人被漸漸遺忘,慢慢淡出了人們和歷史的視野。希望通過這個展覽,給中國美術史增加一點內容;更希望拋磚引玉,讓這段歷史更加完善、豐富和準確地呈現(xiàn)。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