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廬山南麓千年白鹿洞書院:延續(xù)文化交流與合作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6-09-29]
江西廬山9月28日電 題:探訪廬山南麓千年白鹿洞書院:延續(xù)文化交流與合作
作者:吳鵬泉 姜濤 王劍
頭頂中國古代高等學府的熠熠光環(huán),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與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中國四大書院”。
27日,“人文圣山”廬山陽光明媚,中新網(wǎng)記者實地探訪了這所已有千年歷史的書院。
走近白鹿洞書院,門前古樹垂蔭,溪水輕吟。大門是一座雙層飛檐單門,門上高懸明正德年間李夢陽手書的“白鹿洞書院”橫額,筆力雄渾。書院傍山而建,一簇樓閣庭園盡在古木的掩映之中,書院建筑美觀大方,白墻、青瓦的徽派建筑風格,由近及遠依次排列著五個高大的院門,由此構成五大院落,每一院落又各有兩至三進。
宋朝書院講學之風盛行,白鹿洞書院因朱熹和學界名流陸九淵等曾在此講學或辯論,成為理學傳播的中心?!办涓`觀古昔圣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這一由南宋大儒朱熹撰寫的《白鹿洞書院揭示》,至今仍銘刻在白鹿洞書院內(nèi)的一處石碑上。
劉湜是北京文博學院的在校學生,尤為衷情中國古代書院文化?!拔覀儗W校也是書院形式,這次來白鹿洞書院就是想感受古代先賢培養(yǎng)學生、治學理念給予我們當下人的啟發(fā)?!?br/> “看了之后收獲很大,感覺回歸到古代的一種沉靜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在劉湜看來,身處具有真正中國傳統(tǒng)文化色彩的書院,才更能體會先賢所講的理念?!半x開這種環(huán)境學國學,我覺得是隔靴搔癢。”
來自臺灣基隆的游客張文陽慕名前來參觀白鹿洞書院,他小時候?qū)W國學時,在書中見過有關白鹿洞書院和朱熹的介紹。“白鹿洞書院有千年歷史,臺灣沒有這么悠久的書院,參觀后感覺很好?!?br/> 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主任黎華在接受中新網(wǎng)記者采訪時稱,白鹿洞書院起際于唐,南宋時期達到鼎盛,以其悠久的辦學歷史,深遠的文化影響而被譽為“天下書院之首”。
黎華表示,雖然白鹿洞書院現(xiàn)已不再具有教學功能,但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卻一直在延續(xù)?!鞍茁苟磿焊珖嗨鶗汉透咝6加形幕涣骰顒樱@對挖掘、傳承和弘揚中國國學文化有著重要意義?!?br/>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