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隱士畫家”羅爾純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4-08-18]
“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畫出自己想畫的畫。”著名老畫家羅爾純此間攜扛鼎之作走進中原,如是感言。
雖然早已成名,但84歲高齡的羅爾純由于長期遠離外界視線,被人們稱為“隱士畫家”。即便是出席自己的畫展,他也一如其穿著打扮一樣簡樸,猶如一位淳樸的老農。
羅爾純畢生都在中國畫壇默默耕耘。他的作品曾多次赴法國、非洲、美國、日本、東南亞和臺灣等地展出。
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中法兩國文藝人士本月14日、15日在河南省鄭州市先后舉辦了“大師與大師——徐悲鴻與法國學院大家作品聯展”和“走進中原—羅爾純藝術作品展”。
兩人均與法國文藝有淵源:徐悲鴻曾旅歐八載,師從多位法國畫師;羅爾純1992年享有法國藝術居留權,多年來,一直往返于中法之間。
上世紀90年代,羅爾純受法國國際藝術城的邀請,開始了長達20余年的往返于中歐之間的“候鳥式”創(chuàng)作狀態(tài),先后創(chuàng)作了《諾曼底海濱》、《雨中巴黎》、《西班牙畫家》等經典之作。
羅爾純說他喜歡梵高、高更、莫迪里阿尼,但他并不固定地去學某一畫家,只是去看、去感受、去融合、去發(fā)展?!拔椰F在還經常去歐洲,但我喜歡自學自創(chuàng)?!?br/>
正基于“藝術不需克隆”,擅長油彩畫的他因受中國畫匠李苦禪、吳作人的影響,開始“跨界”學習水墨畫。
“羅老個性鮮明、表現力濃烈的油畫影響了中國畫壇幾代人。”河南省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劉杰不吝贊美。
與徐悲鴻作品高昂市場價格相比,羅爾純作品的市場價格至今仍在數萬到數十萬元間徘徊。有媒體稱其是被學術界和市場忽視的“羅爾純現象”。
不過,多年的藝術家居留生活,使羅爾純對東西方藝術和中國文化進行了新的思考。在國內許多同時代的高齡藝術家逐漸退出時,他仍堅持筆耕不懈。
“水墨畫和油畫不同的地方是,水墨講究筆韻,不宜過多對水墨畫要求色彩……”面對記者,耄耋之年的羅爾純仍滔滔不絕地談論著他的畫。
正如河南博物院院長田凱所言,羅爾純雖年屆八旬,但他的畫作依然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和活力,可以感受到其低調性格下的樂觀心態(tài)和藝術創(chuàng)作激情。
“他遠不是什么風云際會式的人物,他是一個具有偉大心靈的畫家,如果說金錢和權勢容易獲得人們的青睞,異化一個人的本來面目和自身價值,他無疑是徹底保持其藝術家本色的一位畫家。”這句話是羅爾純?yōu)榧o念恩師顏文樑而寫,如今用在他身上再恰當不過。(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