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藏友收藏兩塊清代進士匾額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4-07-29]
清代桂陽進士劉澍覃書寫的“業(yè)繼書倉”匾額?!〕馗C瘛z清代桂陽進士曹德贊書寫的“武耀平陽”匾額?!〕馗C瘛z 中新網桂陽7月28日電(顏石敦)湖南省郴州市收藏協會常務副會長池福民近日先后收藏到兩塊清代匾額。一塊是曹德贊書寫的“武耀平陽”,另一塊是劉澍覃書寫的“業(yè)繼書倉”。劉澍覃是曹德贊的學生,兩人同為清代桂陽進士。
28日,筆者在池福民家看到了這兩塊匾額?!拔湟疥枴必翌~長188厘米、寬103厘米,筆鋒凌厲,氣勢磅礴,字字鏗鏘。前書 “皇上道光甲辰年孟秋月下浣之七日吉立”,落款 “同宗翰林院德贊敬”?!皹I(yè)繼書倉”匾額長203厘米,寬91厘米,材質為紅豆杉木,非常珍貴。前書 “翰林院劉澍覃題”,落款為“咸豐庚申年(1860年)孟冬月上浣日谷旦”,字字珠圓玉潤,書法功力不凡。“業(yè)繼書倉”匾額旨在弘揚文化教育事業(yè),鼓勵人們多讀書,成就一番事業(yè)。
據了解,“武耀平陽”是因同宗族的堂弟曹昌考取武舉人,曹德贊前來賀喜而題的賀匾,意即希望堂弟提倡尚武精神,光耀平陽(平陽是桂陽的古名,從東晉建武元年開始,一直沿用到唐德宗貞元二十年)。平陽在唐代最為強盛,池福民稱,“曹德贊在這里引用平陽古名,是期望桂陽能夠再現唐代的繁榮”。
池福民是桂陽縣人,對有關家鄉(xiāng)的文物一直比較關注。2006年,他在郴州某藏家看到“業(yè)繼書倉”匾額,當時就想買下來,但因為價格太高沒買成,后來被外地人買走。此后他一直留意,經過幾年追蹤打聽,最終從永州市一個藏家手里花高價買回?!拔湟疥枴必翌~也是他苦苦尋覓,從浙江一個藏家手里買回的。
“武耀平陽”和“業(yè)繼書倉”匾額融合了中國書法、雕刻藝術,反映了桂陽崇文尚武之風。池福民說,這兩塊匾額,幾經輾轉能被自己收藏,也是一種家鄉(xiāng)緣分。(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