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乱码,综合AV在线网播放,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object id="h9fx4"></object>
    1.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楊應洪:當代畫家要表現(xiàn)自由個性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4-05-15
      東北、四川、陜西……年過半百的楊應洪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而近30年來,他選擇了深圳,并在深圳鬧市中蟄伏了近30年。今年文博會,他將在會展中心六號館舉行他的首個個展,向觀眾展示他多年來的探索成果。

        1

        博采眾長,形成自己的筆墨語言

        楊應洪號半山,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高研班,是陜西美協(xié)會員。在這個大師橫行、畫家對市場嗅覺極為敏感的時代,楊應洪卻以“韜光養(yǎng)晦”作為座右銘。“畫畫不是上幾年學就能畫好的,沒有幾十年的磨練,成不了真正的藝術家?!彼f。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已經(jīng)受邀為一些政府部門創(chuàng)作作品,而且一直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

        這也許跟他最初在深圳的經(jīng)歷有關。早年在內(nèi)地國企做美工的他,上世紀80年代末企業(yè)改革時下海來到深圳,并成為首波股市浪潮的受益者。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物質的豐富讓他沒有溫飽之憂,可以全心全意習畫。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他便成為全職畫家。

        他用的是最“笨”,也是最扎實的方法:臨摹。一套十幾年前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世山水畫》中有四五百幅作品,每幅作品他都臨過十幾遍,早就對歷代大家的筆墨特點了如指掌。后來,他又瞄準了現(xiàn)代名家,陸儼少、傅抱石、黃賓虹的筆墨功夫他都爛熟于心。慢慢地,他將前人的特點融會貫通,博采眾長。他不諱言自己的筆墨間蘊含著前人的影子,比如學習石濤的樹,學習陸儼少的水和云,畫山則遵循黃賓虹的五筆七墨。兩年前,他特意赴中國美院跟隨著名畫家張捷進修,讓自己的藝術能更加精進。

        他認為,繪畫有幾種方法:庖丁解牛法,就是先畫個大概框架,然后展開精繪;順勢而為法,根據(jù)每個局部的韻律考慮后面的創(chuàng)作;胸有成竹法,就是對以前臨摹過的東西加以使用。如今他綜合了上述幾種方式,融入了書法筆法,形成自己的筆墨語言。

        2

        張揚個性,表達中國文化正能量

        也許是因為長期浸淫在古書畫的世界中,楊應洪的作品有種古韻和仕氣,但他并不泥古?!斑@些年,我最欣慰的是看到自己的進步。以前我是‘作畫’,把別人的特點挪過來堆在一起,而現(xiàn)在,我開始‘寫畫’,書寫的是我的內(nèi)心世界:自由、暢神?!睏顟楦嬖V本報記者。

        在楊應洪看來,每個時代的畫家都有自己的使命,“你能留給未來人類的財富是什么?我們每邁開的一小步,都在為人類智慧寶庫做積累”。他認為,當代畫家就是要表現(xiàn)當代的面貌:在國家越來越富強的當下,通過作品傳達中國文化正能量,也就是每個個體都能彰顯自己的個性,但整個社會卻是和諧的。

        如果用畫作表現(xiàn)這一時代特點,就是每個局部都各自成畫,但整體依然協(xié)調(diào)。比如這次文博會中他將展示一幅25米長的《苕溪帖詩意圖》,畫的是江南風景。在這里,一船一閣都獨具個性,25米當中沒有一個局部是雷同的,然而隨著長卷展開,舒緩、密集、暢快的節(jié)奏接踵而至,令人不禁驚嘆于他把握全局的能力。這幅畫他構思了八年,最后用了三個月完成。令人驚詫的是,這些風景都不是采風而來,他花了三個月閉門創(chuàng)作,畫的是自己心中“可居、可游、可觀、可賞”的江南景觀。

        楊應洪北方人的強壯身軀中蘊含著細膩的、敏感的內(nèi)心,他的許多作品都是因感情觸動而生。比如汶川大地震后,他埋頭幾天畫了一幅八尺大畫《震撼》,以俯瞰之勢描繪災難現(xiàn)場。而這次他帶來的《杜甫詩意百幅圖》,則真實反映了他追古撫今的情懷。

        這次展覽,對楊應洪來說有著特別含義:如果說他以前是師法古人,那么他希望借由這次展覽做個總結,并以此為開端展開自己的下一段旅程:師法自然。自然山水不僅能給人帶來美的感受,還能蕩滌心靈,他相信唯有經(jīng)過大自然的洗禮,他的作品才能再上一臺階?!?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