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制成功古文獻修復新技術 已成功應用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3-09-25]
如何對酸化、糟朽紙質檔案與古文獻進行保護和修復是近年來檔案保護的一大難題。近日,陜西師范大學研制了一種純棉絲網常溫加固與脫酸關鍵技術,其中包括材料、固定設備與工藝,能使酸化糟朽的檔案與古文獻的強度增加幾十至上百倍,保持紙張柔韌性與原貌,并脫去腐蝕性無機酸,整體提高加固及脫酸后的耐久性。據了解,這項新技術已在陜西省檔案館館藏國家重點搶救工程中成功應用。
近日,國家檔案局組織專家對應用項目進行了鑒定。專家委員會認為:該課題組根據搶救酸化、糟朽檔案與古文獻的需求,研究了純棉絲網常溫加固與脫酸整套材料、工具和工藝,并應用于酸化、糟朽檔案與古文獻的搶救修復,使脫酸、展平在常溫下一次完成,拓展了絲網加固材料的選材范圍,改善了絲網加固工藝,為酸化、糟朽檔案與古文獻搶救修復提供了一種創(chuàng)新技術。同時,這項技術應用于檔案與古文獻加固,保證了檔案與古文獻的字跡清晰、可逆性良好,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欣 聞)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