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寫實主義藝術奠基人:徐悲鴻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1-04-25]
徐悲鴻(1895—1953年),江蘇宜興縣屺亭橋鎮(zhèn)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yè)的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徐悲鴻終生傾力藝術創(chuàng)作,堪稱中國藝術巨匠中的全才。從傳統(tǒng)藝術來說,詩書畫印,他無一不精;從西方藝術來說,素描、油畫,他無一不能。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把西方繪畫的優(yōu)長,比如解剖、明暗、焦點透視等科學運用于中國傳統(tǒng)繪畫,從而開創(chuàng)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新風格。徐悲鴻的作品,無論是油畫、國畫還是素描,在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素描方面,徐悲鴻成績卓著。他的素描既是繪畫訓練的習作,為他的國畫和油畫創(chuàng)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同時又是具有欣賞和研究價值的藝術品。其一生中,僅畫人體素描就不止千幅。徐悲鴻在中國繪畫史上,第一次提出一個著名的論點: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他提倡學習繪畫從觀察自然開始,從素描開始。
他在油畫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義的光與色的表現與古典主義嚴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結合。在早期中國油畫家中,杰出者首推徐悲鴻。1927年,徐悲鴻結束八年的法國留學生涯回到上海后,歷時兩年,完成了大型油畫《田橫五百士》,這是徐悲鴻的成名大作。故事取材《史記願田儋列傳》。田橫是齊國的后裔,陳勝、吳廣起兵抗秦,四方豪杰紛紛響應,田橫一家也是抗秦部隊之一。后來,漢高祖統(tǒng)一天下,田橫不顧齊國已經滅亡,仍然與他的戰(zhàn)友五百人困守在一個孤島上。漢高祖聽說田橫很得人心,就下詔勸降,許諾封田橫為王侯;如不降,便殺全島之人。田橫為了保存島上五百人的生命,帶兩個部下離開海島,向京城進發(fā)。到離京城30里的地方,田橫自刎而死,命部下拿他的頭去見漢高祖,以示不受投降之辱,也保存了島上五百人的生命。漢高祖用王禮葬了田橫,且封那兩個隨從為都尉。兩隨從埋葬了田橫,也自殺在田橫的墓穴中。漢高祖派人招降島上的五百人,他們聽到田橫自刎,便蹈海而死。正是有感于田橫等人“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節(jié),徐悲鴻選取了田橫與五百壯士訣別的場面來表現。身穿紅衣的田橫面容肅穆地拱手與壯士告別。田橫炯炯有神的大眼里是凝重、堅毅、自信的光芒。壯士中,有人沉默,有人憤怒,有人憂傷,有人反對。那個瘸了腿的人急急向前,好像要阻擋田橫出發(fā),那匹整鞍待發(fā)的馬躁動不安,濃重的白云低垂著,整個畫面表現了沉重的悲劇氛圍。
徐悲鴻憑藉著他的天才智慧、堅毅的精神和畢生的努力,成為近現代中國畫壇上少有的能夠全面掌握東西方繪畫技法的藝術大師。他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博的藝術修養(yǎng),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范,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作者:宋煬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