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0-05-21]
一度瀕于枯竭的廣東肇慶市珍貴的端硯石資源可望重獲新生。省地質局719地質大隊通過地質普查,初步圈定綠、紫端硯石礦石量超過240萬噸。這是筆者日前在719地質大隊采訪時了解到的。
著名的廣東肇慶端硯在我國有數(shù)千年歷史,為我國“四大名硯”之首,古代為宮廷貢品,文人墨客一直視其為至愛。由于其名優(yōu)價高,經過持續(xù)無節(jié)制的開采,加上沒有做過系統(tǒng)的地質工作,該端硯石資源曾一度瀕于枯竭,有關部門不得不采取了禁采或“閉坑”的措施。
近年來,廣東省地質局719地質大隊首次對端硯石開采區(qū)范圍內共90余處的硯石采坑進行系統(tǒng)的地質調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工作成果,并初步估算了端硯石的資源量,首次圈定硯石礦體26個,其中,紫端硯石礦體20個,綠端硯石礦體6個,估算紫端硯石礦石量98.29萬噸,綠端硯石預測礦石量142.56萬噸。業(yè)內人士稱,該成果為肇慶市端硯原產地地域產品保護對象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端硯業(yè)的規(guī)劃和保護硯石資源奠定了基礎。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